原标题:AI音箱都是“自动半导体”,但我们为啥需要它们?
导读:
先说下真实的情况,iN这边虽然还在装修没有入住,但是房子里面已经有了好几个音箱了……...
先说下真实的情况,iN这边虽然还在装修没有入住,但是房子里面已经有了好几个音箱了……
例如一个HomePod就扔在装修现场,可以说是全网吃灰最多的苹果音箱了,几乎已经被装修的尘土埋起来了。
还有一个雅马哈的回音壁,也在测试完空间音频就扔在地面上,上面还压了一个需要安装在卫生间里面的条形灯。另外的几个音箱也特别杂乱的扔在各个角落中,当然也就更馋不忍睹了,就不给大家拍摄了。
其实这些音箱拿过来都是像是大家养鱼开缸的时候用的闯缸鱼一样,都是在新环境内“闯缸”的。在装修前把空间参数测试好,装修进程中不断的测试调整。才是能把声音做好的一个最基础的工作。
所以现在可以看到的在新家里有很多类似于爆米花天花板这样的奇奇怪怪的设计。这些其实都是为了音频的质量而存在的。
当然了,如果要真的来听音乐、看大片即便是桌子上的HomePod也都不是iN的选择。简单的说就是这些东西的音质太垃圾了。大部分智能“音箱”的音质也就是一个智能半导体(收音机)的感觉。
但很遗憾iN自己的“半导体”用的是德生S2000,甚至可以说大部分智能音箱的效果甚至不如iN家里的半导体好听。如果你真正想听好声音mu-so 是起点,在此之下也就只能叫做能响而已。mu-so 也就是这货了:
当然了,你要是想听到让自己能感动的声音,宝华的603才是一个真正的起点,这货:
所以,如果一个人和你提一个AI音箱的音质有多好,不是在忽悠,就是根本没有听过真正的音箱。
说这么多,其实是张大妈的一个约稿,要iN聊聊国产AI智能音箱。其实,国产的也好还是进口的三大家的智能音箱都不应该冠以“音箱”这个名字。别指望这么小的东西能发出什么悦耳的声音。当然了Bose的“致宝箱”是可以达到的,但即便是“致宝箱”,也仅仅是一个声道,并且低音还是得靠低音炮来补充。
基本的音频理论就决定了过小的音箱根本无法提供优越的音质,但iN也的确没少买智能音箱,堆起来依旧是一大堆。但这次咱们也就完全没有必要去说什么AI音箱的音质了,反正你知道它们能响就行。但我们为啥需要一个AI“音箱”呢?
不得不说,这是我们现在在智能家居环境内能找到的最便宜的中枢解决方案。它可以让你脱离手机或电脑来控制家里的智能设备。这才是AI音箱的最重要用途。
细数iN都买过的智能音箱吧:
2014年年底,iN就开始购买智能音箱来,最早的一款智能音箱是亚马逊的echo。
当时echo并没有像现在的亚马逊Alex一样有周边的支持,也就可以听听亚马逊的音乐和问一下天气预报,更多的功能由于echo仅仅支持英语所以也就没有办法进行尝试了。据说当年是可以通过信用卡绑定在echo上直接在亚马逊上下订单购买日常用品的。
但这个利用音箱来购买商品,远不如亚马逊的Dash Button更方便。毕竟如果家里的避孕套用光了,直接按下按钮购买,是比和echo说“I want to Durex Condom”更方便一些。
所以Echo也没有在iN家里放上两个月,就直接送给朋友来。
第二个智能音箱其实是俄罗斯对一个产品,叫玛鲁西亚“胶囊”。iN至今还会觉得这个胶囊是做得最带感的智能音箱了。
在唤醒后,玛鲁西亚会在音箱的网罩后面亮起极具科幻感的灯光环,超赞吧?但硬伤是这个设备在iN呼叫“玛鲁西亚”这个热词后,iN就不知道该怎么样啦——这货仅仅支持俄语。一周后就送给了一个乌克兰大妞了,据说这个大妞会说俄语。
第三个就是到啦2017年,购买了一个小米的扫地机器人,为了配合这个机器人就弄了一个小米的音箱。到了这个时候,小米音箱才真正的成了国内可用的智能音箱产品。至少你在喊小爱同学的时候家里的智能设备就可以互动了。
要说,小米的音箱是iN入手数量最多的一个,前前后后一共买了四五个吧,分布在我们的办公室、爸妈家、以及几个前女友家……好处就是小米的生态已经是国内最完善的智能家居生态了。只要你不拿它当音箱听音乐,用它来做智能助理可以说是不二的选择,家里的大部分智能设备都可以通过语音来控制,并且类似于“小爱同学室内空气质量”这样的呼叫也是iN爹经常做的事情,老人家会依据小爱同学的建议决定是不是打开新风机。
第四个(种)智能音箱iN实在2018年买的天猫精灵。
要说这个天猫精灵的购买,其实还是和小米家有那么一点点关系。
TMALL GENIE 天猫精灵 M1 智能音箱天猫精灵M1拥有着多色可拆卸布网,主打小巧时尚的设计感,整机仅高63.5mm,不到一颗苹果大小。接入AliGinie 2.0之后,可以做到与天猫精灵相同的交互生态,并拥有着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在硬件上,天猫精灵M1采用了下置式全频扬声器,双被动振膜增强声音表现。
iN的居住环境有大量的地毯,之前购买的小米扫地机器人在比较厚的地毯上行径路线是比较迷幻,很难走直线。恰逢戴森了履带款的扫地机器人,于是就吧小米的扫地机又送给了朋友。入了戴森扫地机。但问题是——戴森的扫地机器人并不支持homekit或者是小米生态,它支持的是天猫精灵。为了像之前喊“吃土的二狗子(iN的小米扫地机名称)”出来扫地一样呼叫“彪子”打扫房间,就只好入手了一个天猫精灵。反正天猫精灵就在家里只负责扫地机的唤醒。权当是一个扫地机的附件。至于天猫精灵叫外卖啥的功能依旧没实验过,但想来应该和Amazon的Dash Button是差不多的。
第五个智能音箱其实是百度的“小度在家”。
iN的百度网盘里面下了很多电影,来回找电影太麻烦,于是就又入手了一个“小度在家”啊,这东西有屏幕,就专门用来看电影,但是屏幕的大小有点小了,看了几天后依旧就放在桌面上吃灰。
然后,第六个就是刚刚看过的HomePod了,2018年年中入手的。当时也就是因为苹果吹的自己的音箱音质很棒,又恰逢iN有Apple Music的会员,就入了一个。
等邮寄到家打开听听,音质也就这么回事。放了几年就拿到了装修的新房里面暂时的做下HomeKit的中枢用来调配HomeKit的设备,也算是物尽其用。
第七个其实是360的智能音箱。这个是前几个月现买的。当时装修嘛,在考虑用啥智能方案,就买了几个欧瑞博的面板,然后看到欧瑞博是和360音箱可以绑定的,就入了一个。
这个音箱是啥型号都记不清了,但音质可以说是接触到的所有智能音箱里面最好的一个。
不过,这个音箱现在也不在iN的手里,也送人了。原因是欧瑞博的智能家居部分被iN毙掉了,超级十分的不好用这个不解释,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习惯用流行的话说就是“iN不配用这个品牌”。
这基本上就是iN在用这些智能音箱的历程了。
说个经验:目前国内用首先选小米,这个原因也很简单还是在于小米的应用生态相对的完善一些。智能音箱虽然只是一个“自动半导体”,但是随着你不断的扩展自己的智能设备数量,它们所承担的角色就会从一个听音乐的音箱渐渐的过渡到家庭智能中枢。越快的完成这个过渡,“音箱”也就越能早早的干它们自己应该干的事情。
智能设备生态这个东西并不是太需要站队,谁家火就选谁家是没啥问题的。至于二线品牌或者三线品牌你没有必要去考虑。除非你家里的智能设备全都可以兼容这些二三线品牌。否则就得像iN一样,可能会为了某个设备再买一个智能音箱来专门控制这个设备,这不是钱不钱的事情,而是——有时你不知道该喊谁扫地或者喊谁开灯。
而相对正确的方式其实是利用各种音箱的自动化功能来完成的。以iN比较推荐国内用家所使用的小米音箱来说,它更多的会扮演一个指令收集的角色。这个角色在iN来看就更加适合老人来使用了。通常的情况下老人并不会使用太多的手机APP,甚至很多老人都难以在手机上找到各种智能设备的APP图标。这时候语音识别就已经显得超级有优势了。
例如iN爹,每天早晨就会到小爱音箱前面问一句“小爱同学 天气预报”,这时候小爱同学就会播报一下当地的天气预报。紧接着iN爹还会问一下“小爱同学 室内空气情况”,小爱也就立刻播报家中室内的PM2.5浓度。紧接着,iN爹就会直接说一句“小爱同学 继续播放评书”。在老头坐在餐桌前吃早点的时候,就边吃边听单田芳了。
这样的语音交互其实才是智能音箱真正的价值所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