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Soulnote SC300 CD机 & SA300解码功放一体机

Soulnote SC300 CD机 & SA300解码功放一体机原标题:Soulnote SC300 CD机 & SA300解码功放一体机

导读:

介绍完SD300解码耳放一体机之后,我继续分享Soulnote 300系列的另外两台机器:SC300和SA300,一个是CD机,一个是解码+功放一体机,此两台300系...

介绍完SD300解码耳放一体机之后,我继续分享Soulnote 300系列的另外两台机器:SC300和SA300,一个是CD机,一个是解码+功放一体机,此两台300系列仍由国内代工厂山灵OEM,但其关键元件与SD300一样在日本原厂生产。

Soulnote SC300 CD机 & SA300解码功放一体机

SC300(上)&SA300(下)

一、SC300是一台CD唱机+数字转盘+CAS。看它的背后有一对单端的同轴数字输出和模拟输出。对!正是这一对同轴数字输出印证了SC300的合体方式:完整音源+纯数字转盘,注意看上面的“Normal”端口,这是普通的同轴输出、下面的Direct (Transport Mode Only)端口是在纯转盘模式下的直接传输模式,相对应调节两种模式输出的是左边的白色按钮(Player/Transport)。播放器模式VS转盘模式,结果有何区别呢?首先我听了Normal模式下输出给SA300的声音,然后再尝试开启Transport模式进行对比(PS:切换模式需要关机重启才能生效),我得到的声音区别主要在结像感上:Transport相较Normal拥有更加紧凑结实、轮廓清晰的结像,反之,普通同轴口则松散、缺乏凝聚力导致结像显得模糊、乏力。

其间,又衍生了另一个问题:在使用Transport转盘模式后,连接SC300 RCA输出的另一台静电耳放系统不出声了,不能像播放模式下输出模拟信号给放大器了,模拟电路被关闭了!此时的SC300成为了一台真正纯粹的数字转盘。所以我敢断定:SC300转盘模式的实质是以停止数模转换和模拟电路的工作,换取了尽可能低干扰、独立供电的高质数字讯号输出。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在对电信号反应敏感的电声重播系统上,不同的供电模式的确对声音造成了可闻的影响。

只有音源+转盘功能肯定满足不了大多数玩家需求,所以SC300准备了USB DAC端口,可以连接电脑组成一套PC-Fi系统。个人提倡Hi-Fi器械的接口尽可能丰富的好,哪怕某个端口的接收部分因为某些原因设计得不够好,而导致了最终输出的声音相对得差,但从多元化的角度审视,多一种连接方式总比少一种好,才能使前端的适应面更加丰富、灵活,随之为玩家带来的玩法和乐趣就更多。就CD机而言,我实在无法想象现在还有正在制造中低档次、CD转盘类产品的制造商,此类行为纯属逆势而行、自取灭亡。难道CD转盘不会因为兼并了数字转盘进而扩大产品需求吗?不只是CD机,我想换作其他类机,大概也能以此类推。

 回归主题,SC300不仅有USB DAC,而且它还不是CD转盘的一个附庸功能,我插上耳机试了下,其内置的解码声音不差,和SA300、SD300的解码水平十分接近,感兴趣的玩家可以实践对比一下,测试方式不麻烦,将SC300的同轴输出和RCA输出各自连接到SD300的数字、模拟输入,然后通过选择输入方式即可进行对比。

Soulnote SC300 CD机 & SA300解码功放一体机

SC300(上)&SA300(下)

二、SA300解码功放一体机。这台机器在我介绍SD300时用一段文字概括了它与前者的基本区别——SA300是一台带有耳放功能的解码+功放一体机,主要用来驱动喇叭,背面设有喇叭接线柱,正面只有6.3mm耳机口,未设有XLR耳机口,更多是针对喇叭玩家进行设计……接下来我对它继续进行补充、完善。

SA300背后的数字接口相当丰富:USB DAC、光纤、同轴、无线蓝牙,这意味着SA300的前端可以是Sony的PCM录音笔、可以是AK的播放器或具备Spidf输入的一切设备、还可以是AURALiC的大小白羊数字源、手机(支持apt-X,题外话:最近CSR在CES2016升级了该技术——支持24Bit规格音轨无线传输的apt-X HD)……另外注意模拟端口除了具备常见的CD信号输入,还有黑胶音源的信号输入!所以,SA300还有另一个特别身份:黑胶唱放。

SA300的USB接收也和SD300一样使用XMOS方案,能够对32Bit/384kHz的音轨进行解码,同轴和光纤只能接收到192kHz的音轨。

SA300和SD300内置的放大器均属D类放大,官方给出了它背后的喇叭输出功率参数:8欧姆阻抗下输出功率50W、4欧姆时输出100W。由于我没有无源音箱所以无法测试、不敢妄言,若有搭配音箱的玩家,望不吝分享给我:)可能有玩家担心作为主要为喇叭玩家设计的SA300,它前面板的6.3mm耳机放大输出电路也许偷工减料、只是粗制滥造。但从官方的介绍解释,这块耳放部分是为耳机的阻抗而独立设计,言下之意是,它既不是我想当然的那样——通过功放模块衰减得到,亦非劣质放大元件的一个简单堆砌。

既然尝不到SA300喇叭输出的味道,那么还是通过诸多耳机了解其耳机输出的声音吧。这个耳放模块的实际表现如何呢?我分别使用Beyer T1、Sennheiser HD650、SHURE SRH1840三款耳机接上SA300的耳机口。通过这些高阻低敏、低阻高敏的耳机,可以良好反映SA300耳放模块的声音素质、风格以及驱动力和控制力。就我了解到的这块耳放输出,驱动力和控制力不俗——T1能够轻松推动,在SRH1840的侦测中也能显出足够的控制力。SRH1840的用户可能比较熟悉——如果是前端的控制力不够好,其声音很容易变得干薄、锋利,从而使得自身高解析的优势沦为负担,在SA300耳机输出下不存在这类听感,两者组合不仅细节丰富而且质感光滑细腻,不毛糙,与之前分享的SD300清新的风格高度一致,总结几个关键的声音形容词是:干净但不干硬、清晰但不清冷、透明但不刺激——SA300如此、SD300亦如此,乃至Soulnote的整个300系列亦复如此:它们高效利用D类放大正面的声音特征,与传统A类放大机的温暖厚声形成一个鲜明的审美对立。

顺便我也对比了SA300和SD300 6.3mm耳机口的声音,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句:尽管SA300与SD300一样拥有6.3mm的耳机口且输出的声音的风格和素质大体一致,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些许区别——SD300的声音厚度比SA300更好一些。假如使用者目前玩耳机,以后想升级到书架箱系统或是LP系统,同时不嫌它的体积和重量且对平衡耳机输出的素质声不太感兴趣的话,SA300相对SD300而言不失为一个更加明智的选择。

作者:Summer
舞台上有你,就演好角色; 舞台上没你,就静静地做观众;
微信扫一扫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3010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